二季度全球经济迎来低谷,中国对外贸易因此遭受打击。加之监管部门加大力度“挤出贸易水分”,5月份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中国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进口同比下降0.3%。《证券市场周刊》一致预期调查结果为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6.8%和7.5%。
随着对港套利贸易基本得到遏制,内地与香港贸易快速回落,同比增速从4月份的57.2%跌至7.7%。
“超强汇率下仍显略高,表明水分还未完全挤干。剔除对港出口,5月出口负增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
他进一步指出,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月陡降至3.8%,而从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增速持续回升,前四月平均增速20.8%,原因可能在于利用单位价值高的高科技产品做套利变难了。
除去套利监管因素,实体经济在二季度步入低谷。市场预期欧元区二季度仍难以摆脱衰退,美国在二季度的经济增速也将低于一季度。此外,中日贸易持续偏冷,未见好转迹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贸企业面临压力。
“目前订单不足,成本高企,汇率升值三座大山压顶,实业企业难以为继。”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
虽然出口下滑,但进口更为疲弱,5月份贸易顺差204.3亿美元较4月份小幅扩大,与调查预期的191亿美元接近。
在进口方面,铁矿石、原油、铜、铝等大宗商品同比继续下滑,但进口数量较4月均有微弱回升。但屈宏斌认为,由于内需相对偏弱,进口回升空间仍可能继续受到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