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首页 > 资讯中心 > 部门动态

国检专报:福州检验检疫局构筑疫情防控体系保障省内最大粮食口岸疫情安全

来源:福州检验检疫局    发布时间:2014-10-22 10:01:46    浏览次数:2524

入世以来,随着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我国口岸植物疫情截获量呈逐年大幅增长趋势,据统计,2013年植物疫情截获量达4800种、60多万种次,入境口岸日均截获量2000种次。福州长乐口岸作为福建省最大进口粮食口岸,植物疫情传入风险大、检验检疫敏感性高。福州检验检疫局结合口岸实际,努力构建进境粮食安全风险防控体系,2009年6月以来,共截获疫情超2万种次。1-9月份,检验检疫人员加班200多人次,累计1200多个小时,截获疫情356种类,4242种次,退运进口玉米1船次,货值2000多万。

一是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全面收集总局发布的双边协议及警示通报、有害生物信息、粮食安全信息及时了解各国疫情发生、流行及扩散动态,每月统计并上报疫情动态信息,并将相关信息下发给企业防疫安全人员学习了解。

二是创新检企联动机制。将进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管要求纳入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了从实施口岸查验、运输过程检疫防控、下脚料除害处理到粮食企业后续监管过程中的多项制度,并加大了对企业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疫情风险意识,一线检验检疫人员与企业防疫安全人员经常性组织开展交流学习,细化工作措施,密切配合,增强了疫情截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完善疫情监测机制。检企联合成立了有害生物监测领导小组,加大有害生物监测和安全风险后续监控,严防疫情和重大安全卫生事件的发生及扩散。依据企业产品风险、管理风险、企业进口加工监控和监管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现场检验检疫计划,积极开展疫情调查与监测,构筑防治疫情的坚固防线。

四是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修改完善了进出境重大植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粮食运输车辆、仓库等疫情防控重点,对丢包、偷盗、翻车、粮食撒漏及疫情扩散等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可能发生的植物疫情得到及时、妥当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