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统计数据

海关总署:前三季贸易顺差扩大14.4%

来源:综合    发布时间:2013-10-16 15:17:43    浏览次数:6731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前三季度外贸情况: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0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61万亿美元,增长8%;进口1.4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0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94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扩大14.4%。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增速高于第二季度,主要原因是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国外经济大环境有所改善,促进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开始增多。今年七月份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政策效益正在不断显现。各项宏观数据指标出现了积极的信号,国内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拉动了大宗商品进口量的增加;同时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也带动了出口保持稳定的增长。

90d1c741tw1e2i5mlokdpj

郑跃声指出,中国国内经济总体平稳运行,稳中有进,但是仍然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发达经济体出现复苏的迹象,但是仍然不够稳固,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外贸进出口总体增速在低位企稳的同时,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得到了提升,对外贸易转方式、调结构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从宏观上看,中国对外需的依赖程度在减弱,外贸依存度持续回落。第二,发展的自主能力增强,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加工贸易。第三,加工贸易稳步转型,进料加工的比重在提升。从地域布局来看,中西部进出口快速发展,承接产业转型成效显著。第五从产品结构方面来看,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在下降,进口替代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六,贸易伙伴方面更趋多元。中国对外贸易对发达市场的依赖程度在降低,对有自贸协定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增长明显。同时,市场主体表现活跃,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在上升。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进出口增长达23.2%。对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7.9%。第八是对外贸易的效益在提升,出口产品价格的跌幅小于进口,贸易价格条件有所改善。

来源:中国新闻网 

【链接】

9月份出口增速意外下滑 专家称四季度有望反弹

分析人士指出,9月份出口超预期回落,部分归因于新兴市场汇率对人民币贬值影响。

继7月份、8月份我国外贸增速经历了连续两个月的反弹之后,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外贸却意外出现了下滑,尤其是出口增速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海关总署公布统计数据显示,9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60.8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3.3%。其中出口1856.4亿美元,下降0.3%;进口1704.4亿美元,增长7.4%;贸易顺差152亿美元,收窄44.7%。

“受去年同期基数较大等因素影响,9月份增幅回落至3.3%。”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即便如此,从企业问卷调查情况看,预计未来两三个月,我国的出口应该还是一个稳步发展的态势。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除了基数因素外,9月份出口超预期回落,部分归因于新兴市场汇率对人民币贬值的影响。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9月份出口减弱有可能部分原因在于受“中秋节”假期的影响,对象主要集中在亚洲新兴市场和欧盟,尤其对韩国和中国台湾出口表现不佳。

在主要贸易伙伴中,9月份对美国的出口温和增长,环比季调增长0.6%;但对欧盟的出口环比季调下降2.9%。同时,9月份对日本的出口环比季调大幅增长 5.5%。在亚洲市场,9月份对东盟出口环比季调下降2.9%,对韩国出口环比季调下降20.6%。

“9月份稳固的进口数据,包括大宗商品进口的广泛提振,暗示了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朱海斌指出。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3.0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61万亿美元,增长8%;进口1.4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694亿美元,扩大14.4%。

郑跃声指出,数据表明,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增速高于今年第二季度。主要原因是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国外经济大环境有所改善,促进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开始增多。今年7月份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政策效益正在不断显现。各项宏观数据指标出现了积极的信号,国内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拉动了大宗商品进口量的增加;同时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也带动了出口保持稳定的增长,这些都是第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出现好转的重要原因。

此外,根据9月底对近2000家企业网络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7.8,较8月份回升1.7,这是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再回升。其中新增订单、企业的信息、企业经营成本等指数的回升,预示着我国出口将有所企稳。

调查数据还显示,反映新增订单的金额同比减少的企业,较8月份减少了3.1个百分点,对未来两三个月出口形势信息不乐观的企业较上个月减少了2.7个百分点,反映出口综合成本同比增加的企业较上个月减少1.5个百分点。

“从企业问卷调查情况看,预计未来两三个月,我国的出口应该还是一个稳步发展的态势。”郑跃声指出。

屈宏斌也指出,欧美日经济回暖持续,需求企稳回升势头不变,四季度出口有望反弹。

来源:证券日报

外贸增速意外回落的警示

我国外贸增速在经历了连续两个月的反弹后,9月再度明显下滑,特别是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9月外贸增速回落有去年同期基数过大的原因,也有中秋节放假的缘故,但这些都不是主因。根本原因在于欧美经济虽有所复苏,但这种复苏传导到对中国出口上的拉动力不够。一方面,美欧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有增无减;另一方面,人民币无节制升值吞噬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加上国内劳动力、原材料、资源能源价格上涨,环境保护成本提高,出口企业经营相当困难。一句话,出口形势仍然严峻。

9月外贸增速大幅滑落,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速向好趋势仍存变数。外贸特别是出口贸易增速如果持续负增长,必将拖累整个宏观经济增速。从未来趋势看,美国的财政预算僵持可能导致其史上首次债务违约,或将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需形势仍不乐观。

9月外贸增速大幅回落,更折射出我国经济增速的拉动力仍比较单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不佳。从统计数据看,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加快主要依靠的仍然是房地产快速增长拉动和地方投资驱动,而将经济发展转到消费驱动、创新驱动、实体经济推动上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提醒和警示我们,要想将经济拉动力转到内需消费上,需尽快出台伤筋动骨的根本性改革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比如:可以启动全面性大幅度减税措施,重点是大幅度降低间接税收;可以大幅度压缩政府一般行政性财政预算开支,大幅度增加民众的各项福利支出,这样才能真正刺激消费。同时,要尽快启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来源:京华时报

外贸依存度持续回落,外贸发展自主能力增强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6%,明显好于二季度的4.3%。

郑跃声认为,这是因为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国外经济大环境有所改善,促进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开始增多。今年7月份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政策效益正在不断显现;国内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拉动大宗商品进口量的增加;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也带动了出口保持稳定的增长。

郑跃声说,从前三季度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外贸总体增速在低位企稳的同时,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提升,对外贸易转方式、调结构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首先,从宏观上看,我国外贸依存度持续回落。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50.4%,较去年同期回落了0.7个百分点。

其次,外贸发展的自主能力增强,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加工贸易。相对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更能够体现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自主性和经济发展的实力,贸易增值的能力也更强。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了7.8%,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8%,而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占32.3%。

第三,外贸地区布局协调推进,中西部进出口快速发展;外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贸易伙伴更趋多元。过去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如今不仅实现了部分替代进口,而且还能够远销海外。以汽车零件为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汽车零件182.7亿美元,增长6.1%,而同期我国出口汽车零件212.9亿美元,增长了12.1%。

加工贸易增速放缓,但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989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7%,同比增速放缓了1.5个百分点。

郑跃声分析,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增速确实在放缓,但其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积极进展。

一是从加工贸易的主体结构来看,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民营企业增长贡献显著。我国加工贸易逐步实现从委托性的来料加工为主,向自主经营的进料加工为主的运作方式转变。前三个季度,我国进料加工进出口值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6.4%,比去年提升了0.1个百分点。

二是从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上来看,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前三季度机电产品仍然是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主打产品,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长,其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了3%,航空航天技术的出口增长了4.3%。

三是从区域结构来看,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外贸拉动的作用持续显现。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23.2%,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10.5%,较2012年提升5.7个百分点。

此外,在国内推进加工贸易企业政策内销鼓励下,部分企业加工贸易从以往的以外为主逐步向内外兼修逐步转型。

出口经理人指数连续环比回升,未来两月出口将稳步发展

郑跃声介绍,根据9月底海关总署对近2000家企业网络问卷调查数据,今年9月份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7.8,较8月份回升1.7,这是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回升。预计未来两三个月,我国外贸出口将呈稳步发展态势。

海关调查显示,9月份反映新增订单的金额同比减少的企业,较8月份减少3.1个百分点,对未来2—3个月出口形势信息不乐观的企业较上个月减少了2.7个百分点。这进一步表明,企业对未来的出口预期信心增强。

郑跃声说,作为一个开放的龙头地区,上海自贸区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拉动作用,对外贸发展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